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忠诚堂 > 新闻资讯
百年大鼓借助网络冲出亚洲
[2014-10-31]

  实习记者 吕承珉一百多年前,临淄的“忠诚堂”大鼓还只是家庭小作坊生产,名气不大,而目前的“忠诚堂”大鼓则已经远销海外,名声大振,这其中就离不开商务网络购物的作用,在“双11”淘宝热到来之前,记者走进临淄皇城镇忠诚堂大鼓厂,看看他们是怎样借助网络,把大鼓销售出去的。

  在临淄区皇城镇崖头村,记者见到了“忠诚堂”大鼓的第五代传人吴长国。此时,他正在制作一个直径1.2米的大鼓,他说,网络销售成就自己。看着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鼓厂日渐兴隆,吴长国笑得合不拢嘴。吴长国今年38岁,制鼓已经20年了,每当他看到好鼓时,眼睛仍然散发出那种热爱的光芒。他说,自己与鼓的情缘已经深入到骨头里去了。

  吴长国告诉记者,忠诚堂大鼓始创于清朝末年1852年,第一代传人叫吴少楠,他是第五代传人。一百多年前,“忠诚堂”大鼓还只是一个家庭小作坊,而现在吴长国已经开起了忠诚堂鼓厂,生意越做越好。

  在鼓厂,记者看到各种制作鼓的材料整齐地堆放着。在一间专门放鼓的屋子里,大小各异的鼓堆满了半间屋子。据了解,一面大鼓的“出炉”要经历解板、制作鼓圈、裁边抛光、蒙皮、踩鼓、上漆等环节。其中踩鼓是传统制鼓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。他们家的踩鼓过程比别人家的时间要长,遍数要多,这才造就了“忠诚堂”大鼓“声音清晰、清脆、打出鼓点,字节清楚的特点。

  “虽然我们的鼓在附近的村子里卖得很好,可附近的村子需求毕竟有限,现在相对来说于一个很饱和的状态。以前村子里20多家制鼓作坊,到上世纪90年代就所剩了了。面对销售困难,在2005年,吴长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,开始探寻出路。”吴长国说。在迷茫三四年后,他将目光投向了网络销售。直到4年前,他在阿里巴巴开起了网店,就是从那时起,大鼓生意越来越好。

  如今利用网络,吴长国的大鼓远销全国,现在还出口美国等国家。说起他探寻的新路子,吴长国满心欢喜,忠诚堂’大鼓已经注册为临淄区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老行当正迎来大发展的新契机。产品必须保证质量,这一百多年了,咱不能砸了牌子,最起码给‘忠诚堂’扬扬名。”吴长国说。

  作者:文学彩

- 在线咨询 -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传真:0533-7801676
手机:13969357414
官方微信公众号
关注微信公众号,有礼相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