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悠久
始于1852年

祖传工艺
用心打造

咨询电话:
13969357414

新闻中心

 

百年木板大鼓山东80后儿时的记忆

大鼓、扇子、快板,这就是木板大鼓艺人全部的装备。

一个大鼓,一块三片的木板,一把扇子,一块醒木,这就是高青木板大鼓的所有行头。

曾经,木板大鼓在张店、高青、滨州等地盛行,对于80后来讲,则是儿时的回忆了,并受到当地人的喜爱。逢年过节,木板大鼓艺人都被请到村里说上一段,在年前的大集上,说书的艺人也成为视觉中心。时至今日,取法自然、口口相传的木板大鼓,正在日趋丰富的娱乐世界里渐渐隐去,不过,也有不少中老年人,希望能有机会再听一次木板大鼓。

木板大鼓 百年历史

2014年1月22日,孙德田是鲁中地区最后一位木板大鼓的传承人,已经年过七旬,但是孙德田身体还非常硬朗、声音洪亮。

孙德田:“木板大鼓这种曲艺形式虽然简单,但因为饱含乡土色彩,不管是道白还是唱腔,都很容易让老百姓听懂,再加上唱的都是故事性很强的长篇大书,所以有不少人喜欢。”

木板大鼓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,它由山东大鼓逐步演化形成,发源在鲁西北一带农村,后随着运河文化的兴盛流传到北方各地,在德州、济南等地一度非常兴盛。比如在民国期间有名的“黄大牙”黄春元、黄春才,孙德田就是师从二师爷黄春才。

“在当时,我是学习木板大鼓的艺人中最年轻的。”孙德田说,在自己20岁左右的时候,由于父亲喜欢听木板大鼓,自己便来到济南学习。“木板大鼓的鼓词少的能说半个多小时,多的能说上20多个小时,师傅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地教,全凭自己去揣摩,这就是口传心授。”木板大鼓的内容取自历史民间故事,通俗易懂,言语使用的是本地方言,敦厚、宽广、朴实的唱腔,吸引了众多的听众。当年长篇的鼓词有《小八义》、《隋唐演义》、《杨家将》、《三泉镇》、《混元钵》等。

在解放后,木板大鼓依然很受欢迎,被誉为文化战线的轻骑兵,这时候有诸如《江姐上船》这样的新鼓词被创作出来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高青仍然活跃着不少木板大鼓的艺人,他们在腊月的青城大集上表演。有些喜欢听木板大鼓的老百姓,还会和艺人约定好时间,让艺人上门表演,有的怕艺人变卦,竟然会将艺人的大鼓取走。艺人说一天大鼓能收入三元到五元钱,一个月的收入能有三五十元,这在当时绝对算高收入了。

上世纪80年代开始,在电视、广播等新的娱乐形式的冲击下,木板大鼓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。

春节说大鼓 一天三五元

1月22日正好是青城镇大集,孙德田老人准备到大集上表演一段木板大鼓。

拿出来尘封已久的行头,穿上了表演服装,记者看到,孙德田老人手中的大鼓已经有些年头,上面还记有一些文字。孙德田老人说这些都是记录的鼓词名称,这鼓已经跟随他50多年了。“别看这把扇子,也有它独特的用处。扇子可以当做兵器的刀柄握在手中,也可以当做笔来书写。”一把普通的扇子在艺人的手中变化多端,也增加了木板大鼓的观赏性。

“妈妈啊,您老细听,杨家三代……”随着鼓声响起,孙德田老人开始表演木板大鼓,声音时而高亢,时而低缓,木板也或快或慢。不少赶集的人们被吸引了过来,在一旁安静地听着。“这可是很多年没有见过了。”一名四十多岁的村民说,有20年没有听过木板大鼓了,那时过年的时候,都能在大集上看到木板大鼓的表演。“如果没有听大鼓,就像没过节一样。”

像许多传统的民间文艺一样,如今木板大鼓面临断代的危险。木板大鼓如同相声一样,这种语言艺术的魅力是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。我们期盼着有一天,木板大鼓能够重新回到春节的大集上,为人们带来欢歌笑语。